您目前所在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学生工作 >> 团学阵地 >> 正文

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

发布日期:2025年09月12日 发布人: 浏览量:

为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快速完成身份转变、融入科研生活,明晰学业发展路径,筑牢学术道德根基,平稳开启研究生阶段的探索之旅,9月11日下午,外国语学院在思远楼304室召开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。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金鑫担任主讲人,2025级全体研究生新生齐聚现场,沉浸式参与这场兼具指导性与实用性的“开学第一课”。

一、以制度为基:严守规范,筑牢校园安全屏障

讲座开篇,金鑫以“研究生日常管理条例”为核心抓手,结合学院科研与实践特色,对学校研究生日常管理办法进行了体系化解读。他强调,研究生阶段的成长不仅是学术能力的提升,更是规则意识与责任担当的锤炼,新生需将规章准则内化为行动自觉,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统筹科研、学习与实习,最终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。

针对校园安全的关键领域,金鑫聚焦“预防电信诈骗”与“寝室用电安全”展开重点讲解。他结合近期高校高发的“虚假学术会议报名”“兼职刷单返利”等诈骗案例,拆解诈骗分子的话术陷阱与套路逻辑,手把手教新生识别风险信号;同时,通过展示违规用电引发的安全事故图片,明确寝室电器使用“红线”,引导新生树立“安全第一”的底线思维。

二、以诚信为魂:恪守学术底线,涵养优良学风

学术诚信是研究生的立身之本,更是科研道路的“生命线”在谈及纪律与道德建设时,金鑫的话语掷地有声。他从学术规范的核心要求出发,围绕论文写作、数据采集、成果署名等关键环节,细致讲解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标准与后果,用“因抄袭撤销学位”“因数据造假影响职业发展”的真实案例敲响警钟,让新生深刻认识到“学术无小事,诚信大于天”。

金鑫进一步提出,新时代研究生需以“读万卷书”拓宽学术视野,以“守道德线”规范日常言行。他鼓励新生主动参与学院的学术沙龙、文献研读会,在交流中提升学术素养;同时,要将诚信意识融入课堂考勤、考试考核等每一个细节,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对待学业,共同营造“崇实、求真、守正”的优良学风。

三、以责任为要:筑牢安全防线,守护网络清朗空间

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与意识形态环境,金鑫将“国家安全”与“网络素养”纳入新生教育的重要内容。他指出,国家安全并非遥远的“宏大命题”,而是与每位公民息息相关的“身边事”,从保守科研涉密信息,到抵制错误思潮,都是研究生应尽的责任。他呼吁新生主动学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》,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,在思想上、行动上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,做国家安全的“守护者”。

针对“网络空间”这一重要阵地,金鑫通过梳理“网络谣言传播”“不当言论引发后果”等案例,明确“网络不是法外之地”的底线。他提醒新生,在社交媒体发布观点、参与讨论时,要坚守客观理性,不造谣、不信谣、不传谣;面对网络上的错误信息,要敢于发声、善于引导,以青年研究生的担当,共同维护清朗、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。

四、以规划为翼:锚定职业方向,赋能未来发展

讲座尾声,金鑫以互动讨论的形式,引导新生围绕“我的职业理想是什么”“研究生阶段该如何为就业做准备”展开热烈交流。现场新生积极发言,有人希望深耕学术继续读博,有人计划进入外企从事跨文化交流工作,也有人想投身教育行业成为外语教师。

针对新生的不同诉求,金鑫给出了“三维规划法”:一是“深耕专业”,通过参与导师课题、撰写学术论文,夯实专业基础,形成核心竞争力;二是“研判市场”,关注外语类人才就业趋势,了解翻译、教育、跨境电商等领域的岗位需求,提前明确能力提升方向;三是“梳理优势”,结合自身的语言特长、实践经历,打造个性化的“能力标签”。他强调,职业规划不是“一成不变的计划”,而是“动态调整的方向标”,新生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职业目标,做到“知行合一”,为毕业后的就业竞争积攒足够的 “底气”。

此次新生入学教育专题讲座,既是外国语学院对新生的“暖心迎接”,更是对他们开启科研生涯的“悉心指引”。从制度规范到安全意识,从学术诚信到职业规划,讲座内容层层递进、干货满满,不仅帮助新生快速熟悉了研究生阶段的“生存法则”,更让他们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。不少新生表示,这场讲座让自己对研究生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,接下来会以更饱满的热情、更务实的态度,系好研究生生涯的“第一粒扣子”,在学术探索与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行。